连日来,北京通州运河整治规划成为媒体关注的一大热点。11月19日的《京华时报》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报道。事因起于新一届通州区政府实施其新的运河整治规划方案,部分否定了上届区政府既成事实的规划。这一反一复间,仅运河文化广场部分拆除就造成损失约千万元,运河奥体公园、生态公园等被部分覆盖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准确估量。前任认为“前面建,后面拆,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!”现任说,在发展中应选择最为科学的方式,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避免。 我们无意介入规划谁是谁非的争端,想说的是,规划不能“神仙打架百姓遭殃”,让人民的血汗钱被无情地浪费。作为替人民执掌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事务的政府,再也不能出现这类劳民伤财的事情,理应让其规划科学、全面、长远,对国家、对人民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任。 应当承认,制定出一个科学、全面、长远的规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不确定性,使我们不可能对未来的具体发展做出准确的预计和规划。另一方面,一届政府,如果好大喜功、急功近利,不讲科学、“三拍”决策,不立足当前、放眼长远,等等,所做出的规划就很难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,常常会成为当地进一步发展的障碍。因而,在一定程度上,如果后任本着科学的精神,负责的态度,否定、修正前任的规划,是合理的和必要的。但是,我们应当也能够尽量把这种无谓的损失降到最低,尽量少走和不走弯路,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有力。 让规划尽量做到科学、全面、长远,最根本的一条就是,避免让“神仙”们做规划,让有能力的群众广泛参与,同时,将规划向社会公示,接受群众检验。在吸纳各方面意见后得出的规划,应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,后任不得轻易改变。如果最初的规划的确不适应发展的需要,也应当慎之又慎,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对规划做出科学的修改。这样,我们就能避免做无谓的牺牲,将一张科学的蓝图好好地干下去。
|